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我院崔玉波教授带领团队研究生汪洋、关沛泽、关梓涵、毛晓蕊参加此次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台湾)中山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单位承办,以“智慧韧性融合赋能人工湿地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湿地碳汇潜力评估与增汇技术创新、人工湿地新污染物治理的范式创新等八大议题,旨在探究湿地保护理念、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为海峡两岸人工湿地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搭建了理论探讨、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成果分享和深度合作的平台,促进了两岸人工湿地和生态工程研究与应用的蓬勃开展。

大会合影

我院参会师生与会议发起人中科院水生所吴振斌研究员合影
会议上崔玉波教授作了题目为《污泥处理湿地去除抗生素的效能与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大会报告,同时崔教授也受邀主持分会场学术报告,共同和与会者就分会场报告内容展开学术研讨。参加会议的研究生也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分别作了《翅碱蓬对环丙沙星胁迫的耐受机制及其生物修复潜力研究》《翅碱蓬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修复潜力及生理-分子响应机制研究》《翅碱蓬的生理代谢适应机制研究》《翅碱蓬生物修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学术报告,汇报团队在人工湿地植物修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此次会议,充分展示了我院在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人工湿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对两岸学术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崔玉波教授做学术报告

我院研究生做学术报告
学院一贯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支持师生登上更广阔的学术舞台,以开阔视野、砥砺创新。此次我院师生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上,其前沿的学术报告与深入的交流互动不仅赢得了两岸同仁的高度认可,更在专业领域展现了学术实力,生动诠释了我院扎根领域、服务社会、联通两岸的办学担当。
(信息来源 张宇琳)